[正顎] 鼓起勇氣吧!正顎手術前言
其實快四年前,就曾經和認識的牙醫師側面打聽了一下正顎手術,
還有在中部手術的推薦選擇。
也曾經鼓起勇氣去中國陳遠謙主任的門診評估過一次。
因為是初診,進診間前就先拍了評估需要的X光和相片,
接著進診間後,陳主任很親切又耐心地說明需要動刀的部分、費用和過程。
我記得我很認真聽,但也忘了為何沒有後續⋯⋯
除了金錢外,可能是工作還沒有可以暫停的空檔吧!
於是就這樣空白了四年,直到今年五月多在美國散心的某天,
滑手機時,突然看到了正顎手術的廣告!!!
(難道手機已經自動記錄了我是厚道人了嗎?到底)
點進去看了內容之後突然有一點動心啊!
剛好今年是轉換工作的空檔,有個可以休息的時間和空間,
算一算存款雖然有點吃緊,但是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2.0,跟四年前一樣,
我又掛了陳遠謙主任的門診,
六月中旬接近暑假的開始,最近一次可掛的門診要等一個多星期,而且還是教學門診。
【107/6/22】
走進診間時,陳主任看了我的資料,發現四年前曾經來評估過。
問了一下門診的目的,我才說這次是想來開刀~
被問了怎麼突然決定,有沒有去哪裡評估過啊等等等。
可能是我的思考期異常的長吧 XD
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,就是覺得,是時候了(?)
於是,這次的門診又重新做了一次術前的評估檢查,X光片、全顱CT、3D重建模型等等
評估後陳主任說明了上下顎都需要動刀,
但還好我牙齒排列算整齊,可以先手術再做矯正,不用再多等待一段時間。
費用粗估約莫幾十萬(住院健保房、手術、材料等等),再加上之後矯正還要十幾萬,
住院時間包含前一天總共五天,約莫八月初會先約個時間再做術前的抽血檢查等等。
術後工作建議要休息一個月!
至少三個月不能咀嚼要吃軟質食物,至少六個月後才可以正常咀嚼!
我還問了可能的併發症等等。
來之前已經莫名地下了決心,所以當場馬上還約了手術時間,沒想到已經約到了8月底啊!
另外,這次門診還把僅存的左上方的智齒一起拔掉了,
因為是高位智齒所以好像不好處理的樣子(?!)
來拔的總醫師用了一陣子,使了好像很大的力氣,器械就這樣把我的嘴唇撐到了極致,
我內心不斷浮現嘴角裂開的畫面,反覆崩潰中還發出了類似嗚咽的聲音,
總醫師無奈地一邊說不好拔一邊繼續努力。
【107/6/29】
這次的回診,主要是來拆拔智齒的線。
除了拔牙當天邊痛邊吃炒飯之外,
傷口其實在隔天就不痛了。
只是在上牙齦縫線的部分一直覺得有異物感。
【107/8/2】
距離上次門診,隔了好一陣子,終於要來面臨手術的事實。
雖然很期待,但說不緊張是騙人的。
在約定時間的一點抵達門診,護理師說主任門診還有很多病人,
於是我先拿到了一堆術前的檢查單要去跑流程。
護理師非常熟練又細心地在檢驗單上標註好流程的順序(總共有6關),
在我對她講完一遍又露出滿臉疑惑的呆臉時,她不急不徐地說就照著1到6走完囉~
首先,先去復健一樓進行批價,
再來是兒童醫院的3樓照心電圖,立夫三樓放射線部照胸部X光,
第四關是麻醉術前評估門診,大卡關(卡了整整70分鐘啊啊啊)!
先到一旁的電腦用健保卡登錄資料,再將手術同意書交給門診護理師,
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過程,
不過麻醉畢竟是手術中重要的一部分,全身風險也很大,一個一個慢慢來我覺得挺合理!
麻醉科醫師大致先問了電腦填的資料部分,
叫我張嘴看了呼吸道,被評了Mallampati:Grade2,最後是ASA class II。
因為口腔手術,所以是要從鼻道插管,
麻醉醫師還提到了自費的鼻彎型氣管內管,雖然自費600元但會比較舒適。
最後就是到立夫二樓檢驗科抽血,以及一樓住院中心辦住院。
整個流程走完後已經四點半了,
又回到了復健五樓的牙科門診,由某位住院醫師解釋了手術大概的準備及五天的行程。
(還好我沒有以為要空腹抽血,不然就要餓死啦!)
稍微筆記一下
『術前備物』
重點:一般在手術室催醒後就會拔館
術後會放固定板,不會把上下顎綁起來(這是很久以前的做法),可以自由打開嘴巴
術後就要馬上開始冰敷兩頰!!!!
尿管會放到術後第一天早上(怕當天晚上上廁所不方便)
彈繃包頭包到術後第二天
臉外縫線在出院當天會拆掉貼美容膠
嘴巴內的傷口都會close,術後就用漱口水刷牙,不要用牙膏
可能的併發症:腫!!!!!!!!!!!!!!!!!!
還有在中部手術的推薦選擇。
也曾經鼓起勇氣去中國陳遠謙主任的門診評估過一次。
因為是初診,進診間前就先拍了評估需要的X光和相片,
接著進診間後,陳主任很親切又耐心地說明需要動刀的部分、費用和過程。
我記得我很認真聽,但也忘了為何沒有後續⋯⋯
除了金錢外,可能是工作還沒有可以暫停的空檔吧!
於是就這樣空白了四年,直到今年五月多在美國散心的某天,
滑手機時,突然看到了正顎手術的廣告!!!
(難道手機已經自動記錄了我是厚道人了嗎?到底)
點進去看了內容之後突然有一點動心啊!
剛好今年是轉換工作的空檔,有個可以休息的時間和空間,
算一算存款雖然有點吃緊,但是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2.0,跟四年前一樣,
我又掛了陳遠謙主任的門診,
六月中旬接近暑假的開始,最近一次可掛的門診要等一個多星期,而且還是教學門診。
【107/6/22】
走進診間時,陳主任看了我的資料,發現四年前曾經來評估過。
問了一下門診的目的,我才說這次是想來開刀~
被問了怎麼突然決定,有沒有去哪裡評估過啊等等等。
可能是我的思考期異常的長吧 XD
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,就是覺得,是時候了(?)
於是,這次的門診又重新做了一次術前的評估檢查,X光片、全顱CT、3D重建模型等等
評估後陳主任說明了上下顎都需要動刀,
但還好我牙齒排列算整齊,可以先手術再做矯正,不用再多等待一段時間。
費用粗估約莫幾十萬(住院健保房、手術、材料等等),再加上之後矯正還要十幾萬,
住院時間包含前一天總共五天,約莫八月初會先約個時間再做術前的抽血檢查等等。
術後工作建議要休息一個月!
至少三個月不能咀嚼要吃軟質食物,至少六個月後才可以正常咀嚼!
我還問了可能的併發症等等。
來之前已經莫名地下了決心,所以當場馬上還約了手術時間,沒想到已經約到了8月底啊!
另外,這次門診還把僅存的左上方的智齒一起拔掉了,
因為是高位智齒所以好像不好處理的樣子(?!)
來拔的總醫師用了一陣子,使了好像很大的力氣,器械就這樣把我的嘴唇撐到了極致,
我內心不斷浮現嘴角裂開的畫面,反覆崩潰中還發出了類似嗚咽的聲音,
總醫師無奈地一邊說不好拔一邊繼續努力。
【107/6/29】
這次的回診,主要是來拆拔智齒的線。
除了拔牙當天邊痛邊吃炒飯之外,
傷口其實在隔天就不痛了。
只是在上牙齦縫線的部分一直覺得有異物感。
【107/8/2】
距離上次門診,隔了好一陣子,終於要來面臨手術的事實。
雖然很期待,但說不緊張是騙人的。
在約定時間的一點抵達門診,護理師說主任門診還有很多病人,
於是我先拿到了一堆術前的檢查單要去跑流程。
護理師非常熟練又細心地在檢驗單上標註好流程的順序(總共有6關),
在我對她講完一遍又露出滿臉疑惑的呆臉時,她不急不徐地說就照著1到6走完囉~
首先,先去復健一樓進行批價,
再來是兒童醫院的3樓照心電圖,立夫三樓放射線部照胸部X光,
第四關是麻醉術前評估門診,大卡關(卡了整整70分鐘啊啊啊)!
先到一旁的電腦用健保卡登錄資料,再將手術同意書交給門診護理師,
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過程,
不過麻醉畢竟是手術中重要的一部分,全身風險也很大,一個一個慢慢來我覺得挺合理!
麻醉科醫師大致先問了電腦填的資料部分,
叫我張嘴看了呼吸道,被評了Mallampati:Grade2,最後是ASA class II。
因為口腔手術,所以是要從鼻道插管,
麻醉醫師還提到了自費的鼻彎型氣管內管,雖然自費600元但會比較舒適。
最後就是到立夫二樓檢驗科抽血,以及一樓住院中心辦住院。
整個流程走完後已經四點半了,
又回到了復健五樓的牙科門診,由某位住院醫師解釋了手術大概的準備及五天的行程。
(還好我沒有以為要空腹抽血,不然就要餓死啦!)
稍微筆記一下
『術前備物』
- 冰敷袋*2
- 長浴巾 (用來固定冰敷袋在兩頰)
- 牙刷*3 (2支普通便宜的用在手術時消毒臉部;1支要買小頭軟毛兒童牙刷要術後清潔用)
- 護唇膏 (術後嘴唇可能很乾或有傷口)
『手術行程』
- 手術前一天:下午五點前住院,想吃的東西先大吃,午夜後禁食
- 手術當天:第一台刀(8點會進去準備),麻醉/手術/恢復室,大約4、5點才會出來
- 術後第一天:休息,但不要一直臥床,要走一走
- 術後第二天:到門診拍全顱CT追蹤
- 術後第三天:出院
重點:一般在手術室催醒後就會拔館
術後會放固定板,不會把上下顎綁起來(這是很久以前的做法),可以自由打開嘴巴
術後就要馬上開始冰敷兩頰!!!!
尿管會放到術後第一天早上(怕當天晚上上廁所不方便)
彈繃包頭包到術後第二天
臉外縫線在出院當天會拆掉貼美容膠
嘴巴內的傷口都會close,術後就用漱口水刷牙,不要用牙膏
可能的併發症:腫!!!!!!!!!!!!!!!!!!
頭暈、吐、流鼻血、麻
『追蹤門診』一週、二週、四週、六週、三個月
『飲食』一開始流質食物,三個月以前不能咀嚼,要吃軟質食物(豆花,布丁,東坡肉)
三個月後可以稍微咀嚼,但要到六個月後骨頭才會完全癒合才能正常咀嚼
『超級重點』不要對上下顎施力,不能咬合,不要做托腮的動作
睡覺時不能完全側臥,不要施予長而小的作用力,怕金屬會變形。
『飲食』一開始流質食物,三個月以前不能咀嚼,要吃軟質食物(豆花,布丁,東坡肉)
三個月後可以稍微咀嚼,但要到六個月後骨頭才會完全癒合才能正常咀嚼
『超級重點』不要對上下顎施力,不能咬合,不要做托腮的動作
睡覺時不能完全側臥,不要施予長而小的作用力,怕金屬會變形。
留言
張貼留言